能源消费满足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动力、热力等能量需求,是能源生产和供给的目的,是能源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能源消费方式直接决定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对能源供给提出了要求。
“十三五”是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面临着新的能源需求形势,不仅要从能源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还要改变原有的能源消费方式,实现节能与转变能源消费方式相结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发电清洁低碳转型,大力发展风光水新能源,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智能化水平,促进新能源发电的可靠并网及有序消纳,保障新能源资源充分开发。
加快火电、水电等传统能源数字化设计建造和智能化升级,推进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和应用,助力燃煤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促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充分发挥灵活调节作用。
推动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于能源设计、制造、建设、运维等各领域各环节,打造全面感知、智慧运行的智能电厂,全面提升发电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保障水平。
行业发展
政策加速推进智能化电网建设
随着全国电网规模扩大、线路复杂度上升,智能电网建设逐步被列为国家重点战略。
传统电力检修方式存诸多痛点,“状态检修”策略是未来趋势
状态检修”策略则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诊断技术,对电力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时反馈,相较传统运维模式人力管理成本更低、故障发现更及时、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大幅提升。
“两网”建设及融合进一步赋能智能运维行业发展
从“两网”发展目标看,坚强智能电网着力打造的是安全、高效的坚强网架及现代化的配电网,为信息的互联交互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泛在物联网通过运用“大云物移智链”等核心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信息互通,大幅提升数据采集效率及自动获取能力。
传统电力检修方式存诸多痛点,“状态检修”策略是未来趋势。
传统电力运维方式主要通过人工及简单的监控设备等方式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性判断为主的检查,包括“被动运维”和“主动运维”,存在人工成本较高、巡检工作量大、监测结果数字化程度低等问题,难以解决电网规模持续扩张趋势下输电、变电、配电环节的运维痛点。
而“状态检修”策略则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诊断技术,对电力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时反馈,相较传统运维模式人力管理成本更低、故障发现更及时、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