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让历史绽放智慧光彩!中国电科用科技创新守护文化遗产

关键词:案例 
发布时间:2023-06-12
所属领域:
工业互联网平台
适用行业:
其它

案例介绍

相关展品

相关服务

相关解决方案

咨询留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文化遗产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

12月1日,《求是》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署名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指出文物遗存的保护是考古学研究的前提,考古学研究是文化遗址合理利用的学术基础。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一直以来,中国电科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科技创新战略力量,始终用科技创新守护历史文化遗产、赓续千年文脉,让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时代光彩。

不久前,由电科声光电下属智联公司承接的天一阁博物院文物保护(一期)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为天一阁量身打造了涉及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两大部分的解决方案,更好的实现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利用。

天一阁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书和建筑为研究书法、地方史、石刻、石构建筑和浙东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我们为天一阁量身定制了保护方案,希望在充分保护馆藏文物特色及天一阁作为大遗址景区、古籍收藏单位、博物馆三结合的公共文化机构的基础上,打造一套规范的数字化预防性保护系统。”智联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及平台,以通过传感器为载体的监测点,对文物环境数据实时采集、监测、查询、交流、分析、预警,以便及时采取调控等管理措施;另一方面根据天一阁馆内的文物的形态及保存需求,定制专用的智能存储柜、卷轴柜、雕版柜、无酸纸囊匣、外包设备等一系列硬件,降低冲击震动、减缓温湿度波动及污染气体等外力和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此外,还配备其他多种辅助设施和专业设备,便于工作人员更高效地开展库房日常工作和文物修复工作。

“数字化是本次天一阁保护的核心理念。”智联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对天一阁博物院部分馆藏书画、碑帖、瓷器和铜器等器物,以及碑石(刻)文物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以全方位的信息数据库为基础,通过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展示平台、利用AR技术等手段,实现了部分数字化资源的初步应用,达到对藏品进行保护、研究、展示、宣传目的,同时还构建了新的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进一步提升博物馆自身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

为了让更多有价值的历史遗迹纳入文物保护的范畴,让更多有价值的文物得到更为严格的保护。十余年来,智联公司始终致力于文物行业的科技服务,提供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及服务、数字化保护及利用工程、智慧博物馆、标准化库房集成、智能展陈系统、新型安消防系统、实验室系统、考古系统、大遗址保护系统、田野文物保护与风险管控等系统解决方案,已服务于数十家国内知名博物馆、大遗址的文物保护。

在雪域高原,智联公司承担了布达拉宫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实现了馆藏文物保存微环境的实时监测,配备了馆藏文物预防性管理平台,对展出的部分珍贵文物进行了示范性调控;增配了无酸纸囊匣及相应的樟木文物存储柜。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因考虑到布达拉宫极具藏族文化特色,智联公司还结合当地文化,提供了深度的定制服务,既满足了西藏地区民族风格和宗教习俗的特殊要求,又使整体馆藏保护环境得到提升。

在壮丽山城,智联公司承接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数字博物馆”项目工程。整个项目为文物打造了稳定、洁净的存储、展示及监测环境;通过AR导览呈现馆内“活地图”、主题VR项目呈现文化遗址原貌、炫酷魔墙集合海量文物数据、数字沙盘呈现三峡大坝壮丽景观等多项新技术加身的展示项目。“三峡博物馆智慧管理平台是国内首家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博物馆平台。”智联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着力打造体系化的文物数字资源管理与展示系统,按标准制作文物数字资源,保障文物数字资源的通用型和可扩展性,有效地管理、保护了馆内外文物资源,让它们以更好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做到物尽其用……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未来,中国电科将继续以信息化技术守护历史文化遗产,以数字化技术挖掘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保存城市的文脉,守望城市的精神家园。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欢迎问问展商吧!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欢迎问问展商吧!
我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