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动态

5G助力医疗健康数字化创新发展

  记者:姜楠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先后发布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加快推动5G应用赋能千行百业。上海作为全国5G网络建设和应用创新的先行者和排头兵,积极响应,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本市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实施意见》、《上海5G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及《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政策文件,全方位助推5G产业链协同创新与集聚发展能力。

  为充分发挥5G技术特点,丰富5G在医疗健康行业应用场景, 2021年1月,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上海市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的申报和遴选工作。沪上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协同攻关、开拓创新,探索5G与医疗场景深度融合。试点工作围绕急诊救治(应急救援)、远程诊断、远程治疗(智能治疗)、远程监护、中医诊疗、医院管理、智能疾控、健康管理、远程查房、移动医护十个方向,共受理申报项目103个,其中60个项目通过项目初审,并在最终的复审环节中确定32家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单位进行授牌。本次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形成了一批标杆应用,充分释放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溢出效应和普惠效应,树立了上海和全国5G+医疗健康发展新标杆。

  上海市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授牌现场

  在急诊救治(应急救援)方向

  探索医疗应急救援新路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聚焦院前急救流程再造,建设5G急救急诊协同平台,打造水陆空立体救护体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别针对危重新生儿和军队人员等人群,打造出基于5G的专用急救网络协同平台,保障人群应急救治需求。

  在远程治疗(智能治疗)方向

  推动创新治疗发展新态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面向神经疾病患者,基于5G打造新型神经疾病救治体系,全面提升神经类疾病的救治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在多院区布置远程手术机器人系统,实现远程手术机器人的规范化应用;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远程医疗协同平台,实现资源分配上下联动,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远程监护方向,拓展患者智能监护新方式。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上海健康医学院分别针对孕产妇和危重症病人利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监护软件,提供全天候,无间断的远程健康监测预警服务,实现对患者生命多重的守护。

  在中医诊疗方向

  助力传统中医技术新突破。作为中国传统医学,5G的加入,为中医诊疗注入了新的元素,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中心医院聚焦慢性病的中医诊疗,在5G+中医慢性病智能诊疗平台建设项目中,利用5G打造慢性病信息智能采集、远程诊治、医疗培训等多应用场景,利用已有的算力与算法模型基础,通过数据汇聚、数据建模、知识图谱等应用技术,实现对“慢性胃炎”、“糖尿病”、“高血压病”病例的队列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专病专用的中医慢病知识库;建立智能诊疗算法模型,实现中医慢病的智能诊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部署5G医疗安全专网与边缘计算节点,快速实现与医联体的深入连接,随时随地开展远程针灸/推拿的活态传承。

  在智能疾控方向

  打造流行病智慧防控新体系。在后疫情时代,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推动智能疾控转型,健全上海特大型城市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现对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疫苗服务、健康监测等诸多场景的变革突破。

  在健康管理方向

  开启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时代。对广大群众而言,健康管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息息相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东疗养院、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以及上海邮电医院通过5G网络,从家庭-企业-社区-基础医疗机构-综合医院多层面、多维度采集个人健康信息,构建全息数字健康画像,打造“线上医疗健康”平台,实现“以人为本”的全程智能健康管理,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以及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则针对孕产妇、慢病患者、老年人以及特殊职业人群定制化健康服务,通过配置便携式监测设备,实时监控人体健康状况,对异常情况予以就地警示,实现不同人群的个性化、全流程健康管理。

  新变局、新经济、新机遇,本次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的开展,推动了上海市5G网络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激发了智慧医疗设备和应用创新,培育了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慧医疗健康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为开放融合的医疗健康产业生态注入强动力,掀起5G应用新高潮。

  未来,5G+智慧医疗还将进一步引领医疗数字化转型,带来更高效的就诊体验、更便捷的医疗服务,以及更公平、开放的医疗资源供给,发挥5G在筑牢城市软实力精神内核方面的赋能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幸福感,让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新成果。